醫學教學模型在護理學學習中的運用
護理學是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學科,好的護理工作者應掌握熟練,準確,合乎規程的護理操作技術。我們應用護理操作技能強化訓練,針對護理專業特點及教學目標對護生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評價并制定強化訓練內容。內容包括各種鋪床法、無菌技術操作、靜脈輸液法等12項護理操作。
醫用教學模型是一種直觀,形象,實用的教學用具,它可以與多媒體技術或者計算機技術相結合,把心肺聽診教學的有關文字和聲音結合起來、動態與靜態圖像等為一體,內容系統綜合,圖文并茂,形象直觀。也能通過計算機屏幕顯示護生上課能觀察到模擬患者呼吸活動,心臟跳動,瓣膜活動及多種心肺疾病臨床特點及發生機制,并且能同步聽出多種呼吸音等等,并且能仿真再現于模擬人體對應位置。醫用教學訓練模型可以重復操作,護生容易理解與掌握。最終也可以操作考試,切實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因此將醫用教學模型護理訓練模型運用于教學可以激發護生學習興趣,而實踐訓練模擬進行教學可以讓護生處于輕松愉悅之中、不自覺地接受了知識、完成了學習任務、獲得了實實在在的護理技能。醫用教學模型與理論課件相結合,可充分調動護生好奇心與進取心,同時人們在充滿興趣狀態中所學知識,往往掌握快捷、扎實。
護理專業在完善護理工作者思維結構的“知識”觀念的同時實現了現代護理模式和護理臨床思維技能的提升是既需要護理知識的提升,還應加強人文社會科學和知識等方面教育,比如護士護理模型技能和護理人心理學技能等。我國高等護理教育人文社會科學所占比例做得遠遠不夠。所以這對于護理專業來說應該設置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護理社會學,護理美學,醫學辯證法和衛生法學,同時還要不斷地把人文社科的知識滲透到各個醫學專業學科之中。
下一篇:急救模型心肺復蘇模擬人體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