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生存鏈6個環節
心肺復蘇生存鏈是一套環環相扣的急救體系,旨在最大化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存幾率。“心肺復蘇生存鏈 6 個環節”,從預防到康復系統整合了各個關鍵階段,以下為詳細解讀:
1. 預防心搏驟停
該環節聚焦從源頭降低心臟驟停風險,主要包括: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戒煙限酒;對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進行早期篩查和規范治療;在公共場所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并對高危人群家庭普及家用 AED,提前構筑安全防線。
2. 識別和啟動應急反應系統
發現患者突然意識喪失、無正常呼吸或僅有瀕死嘆息樣呼吸時,第一目擊者需迅速判斷為心臟驟停,并立即啟動應急反應系統。具體行動包括:大聲呼救,請求周圍人撥打急救電話(如中國 “120”),同時派人快速獲取附近的 AED 設備。快速準確的識別與呼救,能為后續搶救爭取寶貴時間。
3. 即時高質量心肺復蘇
啟動應急反應系統后,需立即對患者實施高質量心肺復蘇。核心操作要點為:以每分鐘 100-120 次的頻率、5-6 厘米的深度進行胸外按壓;每 30 次按壓后進行 2 次人工呼吸(若無法進行人工呼吸,可僅實施單純胸外按壓);盡量減少按壓中斷,確保動作連貫、有力。持續有效的心肺復蘇,能維持患者重要器官的基礎供血,為后續搶救創造條件。
4. 快速除顫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是挽救心臟驟停患者生命的關鍵設備。獲取 AED 后,應盡快開機并按照語音提示操作,將電極片貼在患者胸部指定位置,AED 分析心律后,若提示 “建議電擊”,在確保無人接觸患者的情況下立即按下放電鍵。研究表明,每延遲 1 分鐘除顫,患者生存率下降 7%-10%,因此盡早使用 AED 至關重要。
5. 高級生命支持
專業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接管患者,開展高級生命支持,包括:氣管插管建立穩定氣道,給予機械通氣;建立靜脈通路,使用腎上腺素等急救藥物;持續心電監護,處理心律失常等復雜情況。通過這些專業手段,進一步穩定患者生命體征,為后續治療爭取機會。
6. 綜合的心臟驟停后治療
患者恢復自主循環后,進入心臟驟停后治療階段。治療內容涵蓋:維持穩定的呼吸和循環功能,預防腦損傷,控制體溫(亞低溫治療)以保護神經功能;進行全面的病因評估和針對性治療;后期為患者提供康復訓練、心理干預等支持,幫助其盡可能恢復正常生活。
這 6 個環節緊密相連,任何一個環節的延誤或缺失,都可能影響患者的最終預后。普及生存鏈知識,提升公眾急救技能,加強各環節協作,是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質量的關鍵所在。
上一篇:高級心肺復蘇模擬人